什么是生物治理

2016-11-03
697

  生物治理指用微生物群体对既定环境污染体所进行的降解,转变和隔离。这个过程的先决条件就是在土壤或地下水中的微生物能够去除环境中的有机污染源。微生物留下的降解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原地生物治理是指不挖掘受污染土壤而对原状生物修理。原地生物治理需要大量的氧分,这就意味着需要清理的区域必须是有氧环境,微生物将在有氧环境和营养物质的最佳增添量会生长,繁殖和消耗更多量的有害有机物质。
    当使用生物治理时,保持有氧环境非常重要。要清理的特定区域必须长时间的供养氧气
    过氧化镁主要用于原地生物治理时氧气主要来源。原因在于这相关到过氧化镁的特定性质。
     粉末状的过氧化镁能够稳定存在很长时间。总的氧气的释放期将持续3个月到1年,但不同的地方状况不同,主要由污染物的多少和地下水的流速而定。现场试验已表明,在大多碳氢化合物污染的地下水中镁化合物能够持续的释放氧气能够长达至少6个月。
     过氧化镁是一种非毒性化合物,对蓄水层没有潜在的负面效应。过氧化镁和水反应的副产物是氧气和寻常的氢氧化镁,氢氧化镁实质上是不溶解的。因此,过氧化镁只对蓄水层释放出氧气,氢氧化镁只作为土壤的一个惰性部分残留于过滤袋中,可从注射井里取出。必须提到的是过氧化镁和氢氧化镁对人们的消费都是安全的,因为它们都用于普通药物的抗酸剂。